我想知道关于1935年12月9日发生的事情

网上有关“我想知道关于1935年12月9日发生的事情”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我想知道关于1935年12月9日发生的事情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学生数千人在中国***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

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处在国防最前线的北平学生,痛切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935年春夏之交,中共河北省委特派员李常青抵北平,建立由彭涛等组成的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指定周小舟负责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北平分会的工作。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1935年11月18日,北平市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会成立。随后,学联决定以请愿的方式,发动一次抗日救国行动。12月6日,北平15所大中学校发表宣言,反对华北“防共自治”,要求国民党政府讨伐殷汝耕,宣布对日本的外交政策,动员全国对敌抵抗,切实开放人民言论、结社、集会自由。这时,传来冀察政务委员会将于12月9日成立的消息。北平学联党团决定在这一天举行抗日救国请愿。12月7日,北平学联召开各校代表会议,议定请愿游行的集合时间、行动路线和口号等。会后,各校学生自治会紧张地进行动员和准备工作。12月9日,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在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员的组织和指挥下,参加抗日救国请愿游行的爱国学生涌上街头。走在队伍前列的是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市立女一中等校的学生。警察当局事先得知学生要请愿游行,清晨即下达戒严令,在一些街道要冲设了岗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城外学生被军警阻拦,在西直门同军警发生冲突。上午10时许,城内一两千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拦,汇集到新华门前。他们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收复东北失地!”“打倒汉奸卖国贼!”“武装保卫华北!”等口号,表达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呼声。各校临时推举董毓华、宋黎、于刚等12人为代表,向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递交请愿书,提出6项要求:一、反对华北成立防共自治委员会及其类似组织;二、反对一切中日间的秘密交涉,立即公布应付目前危机的外交政策;三、保障人民言论、集会、出版自由;四、停止内战,立刻准备对外的自卫战争;五、不得任意逮捕人民;六、立即释放被捕学生。何应钦避而不见。请愿不成,群情激愤。各校代表当即决定改为示威游行。队伍由新华门出发,经西单、西四,然后奔向沙滩、东单,再到天安门举行学生大会。一路上,不时有冲出军警包围的法商学院、北平大学医学院、中法大学、北京大学等大中学校的学生加入游行行列,队伍逐渐扩大到五六千人。行进中,学生们向沿街的群众宣讲抗日救国的道理,散发传单,得到群众的鼓掌和支持。当游行队伍前锋到达王府井大街,后尾尚未走出南池子时,大批警察手执大刀、木棍、水龙,对付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爱国学生不畏强暴,队伍仍在继续前进。这时,警察打开水龙,冰冷的水柱喷射在学生们身上,接着又挥舞皮鞭、枪柄、木棍殴打。学生们与军警展开英勇的搏斗,有百余人受伤。游行队伍被打散。12月10日,北平各大中学校发表联合宣言,宣布自即日起举行总罢课。提出罢课的具体目标是:一、誓死反对分割我国领土主权的傀儡组织;二、反对投降外交;三、要求动员全国抗日;四、争取救国自由。呼吁全国各界立即响应,一致行动。要求当局立即释放被捕学生,撤回封锁各校的军警。同日,北平学联发布《宣传大纲》,指出在目前形势下,首先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危害民族生存的残暴内战,反对一切出卖民族利益的政策和行动。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的自由解放,必须联合全国民众,结成统一战线。在罢课中,各校学生建立和健全了自己的组织。北京大学成立了学生救国会,发表宣言,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学生会组织专题讨论会、文艺社、宣传队等,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从12月11日开始,天津、保定、太原、上海、杭州、武汉、广州、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先后爆发学生的爱国集会和示威游行,许多大中学校及工会等组织,纷纷给北平学生发来函电,支持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北平学联在中共北平临时工委的具体领导下,及时地研究制订了组织更大规模示威游行的计划。12月14日,北平报纸登载了国民党当局定于12月16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消息。北平学联即决定在这一天再次举行示威游行,把学生抗日救国运动推向新的高潮。12月16日清晨,北平各校学生分为4个大队,分别由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率领,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参加的学生总计1万余人。他们高举校旗,打着“反对华北特殊化!”“反对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等横幅,向天桥进发。上午11时左右,汇集到天桥广场上的学生和市民举行大会。游行指挥部负责人黄敬站在一辆电车上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并带领群众高呼口号。大会通过了反对冀察政务委员会,反对华北任何傀儡组织,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收复东北失地,争取抗日和爱国自由等8个决议案。会后,游行队伍奔向冀察政务委员会预定成立的地点——东交民巷口的外交大楼举行总示威。队伍走到前门,遭到大批警察和保安队的拦截。经学生代表反复交涉,军警才让游行队伍分批分别由前门和宣武门进入内城。在宣武门,爱国学生遭到上千名军警的血腥镇压,有二三十人被捕,近400人受伤。北平学生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活动,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不得不延期成立。一二九运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杭州、西安、开封、济南、太原、长沙、桂林、重庆等城市的爱国学生举行请愿集会、示威游行,或发表宣言、通电,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陕甘苏区学生联合会也发出响应的通电,苏区各界民众集会声援全国各地学生的抗日救国运动。12月1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为援助北平学生救国运动告工友书》,号召全国各业、各厂的男女工友起来召集群众会议,发表宣言和通电,抗议汉奸卖国贼出卖华北与屠杀、逮捕爱国学生。12月21日,上海市总工会通电声援北平学生,呼吁全国同胞一致兴起,集合民族整个的力量,反对任何伪组织之存在,以维护主权而保国土。广州铁路工人、上海邮务、铁路工人举行集会,发通电,要求对日宣战。鲁迅、宋庆龄等爱国知名人士赞扬爱国学生的英勇奋斗精神,捐款支持学生抗日救国运动。海外华侨也以各种方式支援爱国学生。一二九运动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

1923年,唐维考入北京法政大学政治科学习,有幸阅读了较多的马列主义原著和宣传文章,常听李大钊等***人的讲演,更加坚定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念。他积极从事学生运动,常同赖振声、黄担、苏爱吾等联络,一道研讨社会弊端,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们经反复磋商,在李大钊的直接帮助下,成立了“新邻社”,出版了《新邻》杂志。唐维亲自为《新邻》撰写宣言,还常常撰写宣传革命的文章,如《十八层地狱里活的中国人》等在《新邻》等刊物上发表。这些文章运用马列主义的革命理论,揭露了封建军阀与地方势力互相勾结,剥削压迫邻水人民的种种罪行,号召人民起来,寻求解放自己的道路,在群众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25年冬,唐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1926年3月18日,唐维在北京参加了中共党组织领导的反帝示威大游行。当游行队伍遭到段祺瑞反动政府的血腥屠杀时,他临危不惧,从血泊中爬起来,救护伤员,安葬死者。

同年夏,唐维由京去沪,邀集在北京、上海、武汉读书的***员游雪程、熊寿祺、游九川等回县、办起了有70多人参加的暑期补习班,传播马列主义,发展党团员,并协助建立了中共邻水县特支委员会,壮大了邻水的革命力量。

不久,邻水县妇女协会成立。唐维帮助起草了《邻水妇女协会宣言》。《宣言》讲清了妇女解放运动的目的、性质和任务。提出了打破男尊女卑、买卖婚姻、多妻制、实行男女平等、推行女子职业教育、保护妇女劳动、禁止童工等主张,促进了妇女的觉醒。自此,邻水妇女解放运动很快进入了高潮。

唐维等人的革命活动被反动派恨之入骨。县知事叶大锵扬言要给予制裁。时值万县“九五”惨案发生,全国各地掀起了反对英帝国主义暴行的高潮。为了投身更大的革命运动,唐维于9月离开邻水到了重庆。

1926年秋,国民革命北伐进入武汉,革命形势飞速发展,为适应革命形势对干部的需要,国民政府在武昌两湖书院建立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是年冬,唐维受中共重庆地方委员会指示考入该校。同唐维一道出川的罗瑞卿、赵一曼等也被录取。他们非常高兴,互致祝贺。在军校中,唐维尽管自己文化基础比较好,仍然学习刻苦,因此每门功课成绩优秀。由于唐维为人正直、谦谨,演说慷慨激昂,性格活跃,多才多艺,他被推选为学生会主席和中共军校特别党部的领导成员。

此间,军校处理了与蒋介石勾结的柏良等120名学生,唐维是七人主席团成员之一。他同国民党右派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为国民政府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生会主席和军校中共特别党部领导成员的唐维,组织同学们进行示威,在武汉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讨蒋宣传活动。当蒋介石指使杨森等军阀攻打武汉时,唐维随中央独立师(由军校学生改编而成)配合叶挺带领的第二十四师进行反击,很快击败了逼近武汉城门的叛军夏斗寅部,紧接着又西征讨伐杨森。战斗中,唐维和同学们一道积极宣传和组织农民协会,发动农民探消息、带路、拦截杨森的给养队,歼灭敌人的散兵、溃兵,消灭了杨森的整九师,保卫了武汉国民革命政府。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国共合作破裂,暴露了党员身份的恽代英、陈毅等***撤离武汉,唐维留校主持工作,他妥善安排党团员分赴叶挺、贺龙的部队或返乡开展革命斗争,同时做好留校同志的思想工作,日夜辛劳,惮精竭力。

7月下旬,武汉军校师生在九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在张发奎南下途中,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军官教导团,编制3个营。全团共1200多人,其中有***员200多人。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兼任该团团长,唐维任中共团党委书记。军官教导团名义上归张发奎管辖,实际上是在我党控制下的一支革命武装力量,并奉中共党组织之令参加广州起义。南下途中,张发奎恐军官教导团暴动,下令收缴全团武器,局势突变,群情激愤,唐维当机立断,迅速向全团党员传达党的指示:为了保存革命力量,要克制情绪,不能冲动,可暂时交出武器……。团党委决定,凡暴露身份的党员,立即撤离,未暴露的继续留队,待机行动。他以学员代表身份,同吴展、宋湘涛、刘先临等3个营长一起到总指挥部据理力争,迫使张发奎答应可以暂时只交出子弹。在此次事态中,唐维临危不惧,表现出惊人的胆略。

不久,张发奎再次要收缴教导团的武器,学员们怒不可遏,欲与之硬拼。唐维充分利用了张发奎既怕教导团暴动,又想利用教导团同其他军阀争地盘的矛盾心理,他和团党委的其他同志一道,避免了事态进一步恶化,从而使这支革命武装队伍得以保存,胜利地到达了广州。

教导团抵达广州后,张发奎为了同直系军阀争夺地盘,将主力调往江西肇庆、梧州。为防卫空虚的广州,又给教导团发还武器。中共党组织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决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12月4日晚,唐维主持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对武装起义达成了一致意见,开始了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查清了各连反动分子的情况。此后,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又在黄花岗召集教导团两百多名党、团活动分子开会,决定12月13日武装起义。因消息走漏,起义时间提前到12月11日。

10日夜,广州城乌云密布。城郊外张发奎正与广西军阀交战,炮声沉闷。

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十四军军官教导团的饭堂里,灯光雪亮,映照着一双双兴奋的眼睛、一张张严肃的面孔,他们在静听一个瘦高个子青年军人的演说:“***员,共青团员同志们!自我们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以来,张发奎已完全撕下了他伪装革命的假面具,公开与***为敌,完全堕落成了争夺地盘的新军阀!现在,党中央决定举行广州起义,捣毁张发奎的老巢,夺取国民革命的胜利!同志们,我们要立即做好一切准备,听候总指挥部的号令!”

党、团员们群情振奋,互相拥抱,谁都想把自己难以表达的激动心情告诉对方。

“同志们!一连的党、团员同志留下,其余同志立即分头准备!”

一连连长吴展激动地说:“请唐维同志下达命令吧!”瘦高个子青年人坚定地宣布道:“同志们!你们的任务是逮捕张发奎派来监视我们行动的参谋长——朱勉芳!一定要坚决果敢,行动迅速,出其不意,一举成功!”一连连长说:“党把这个重任交给了我们连,这是我们的光荣,我们一定坚决完成任务!编组情况为……各小组分头行动!”

熄灯号吹过以后,全团一片安静。行动小组借着夜色的掩护,神速地靠近了朱勉芳的住所,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冲入室,未等朱勉芳回过神来,他就被一个大个子战士制服在地。与此同时,全团40余名反动分子全部被抓,其中15名顽抗反动军官就地枪毙。至此军官教导团已完全为我党所掌握。

11日凌晨1时许,教导团全体指战员在张太雷、叶挺、周文雍、叶剑英、恽代英、杨殷、聂荣臻的领导下举行起义誓师大会。当张太雷、叶挺、恽代英等讲话后,唐维代表全体指战员讲话。他说:“我们军官教导团是在中国***的领导下成长、保存下来的武装队伍和革命力量!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国人民的解放。因此我们军官教导团的全体官兵,一致接受中国***的领导,坚决参加武装起义,为推翻已经变了质的国民政府,为建立广州工农民主政府而战斗。”

唐维讲完话,立即把青天白日帽徽摘下来,摔在地上。从口袋里取出一条崭新的红领带系在自己的脖子上。顿时全场所有的人都摘下了军帽上的旧帽徽,系上了鲜红的领带。整个会场立刻变成了红色的海洋。一张张紧张兴奋的笑脸,一双双激情奔放的眼睛,在雪亮的灯光下放射着夺目的光彩,表现出了参加起义的决心。

凌晨3时30分,当教导团士兵向全城发出排枪起义信号后,以教导团为主体的约5000人参加的惊天动地的广州起义开始了!顷刻间,全市各处枪声、炮声一齐轰鸣,有如山洪暴发,时似爆竹遍放。唐维和同志们带着压抑已久的愤恨勇猛地冲向攻击的目标,一颗颗子弹射向顽抗的敌人。按照军事总指挥部(叶挺为总指挥,叶剑英为副总指挥,周文雍为广州工人赤卫队总指挥)的战斗部署,教导团先后攻打下了广东省政府、公安局、广九火车站、沙河镇等许多关键部门和重要据点,最后夺下了观音山。仅两个小时全市大部分地区解放,白色恐怖的广州变成了红色革命的广州,数万群众纷纷参加起义队伍。当天下午,广州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

12月12日凌晨,在英、法、日帝国主义军舰大炮的支持下,张发奎调集9个团的兵力进行反扑。经过激烈战斗,终因寡不敌众,于13日下午3时许,广州又重新落入张发奎统治之下,起义失败。

经过三天浴血奋战,广州起义军撤出广州。

1927年12月16日,参加广州起义的军官教导团、警卫团和部分工人赤卫队突围撤退至花县,决定将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简称红四师(因南昌起义后,朱德率部在粤北成立红一师,董朗率部到海陆丰成立红二师,刘履道在琼崖改编游击队为红三师),选举叶镛任师长,袁裕(即袁国平)任党代表、唐维任师党委书记、王侃予任政治部主任。师下辖10、11、12三个团,共1200余人。

随后,唐维等人率师东进,一路扫平数十支民团武装,于1928年元旦到达紫金县,活捉县长丘国忠等17人,召开民众大会,当场处决;没收土豪劣绅的资产分给贫苦农民,释放被关押的政治犯,鼓舞了群众士气,振奋了革命精神。

1月5日,红四师到达海丰县与彭湃会合,壮大了东江红色武装力量。在“欢迎广州红军武装大会”上,唐维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我们的革命靠什么?靠广泛的人民群众的发动。革命总是由小到大,由失败到胜利的。当年孙中山先生闹革命,只有很少的人参加,但是随着革命道理的广泛宣传,参加的人越来越多,终于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今天在这里开会的有上万的人,比起孙中山先生闹革命的时候就多得多了。今天到会的人,还不到参加革命的人的一个小数。全国各地都有不少人参加革命。有了这么多的人起来革命,还怕不能打倒一个蒋介石吗?还怕革命不能成功吗?因此我说:有了工农群众的广泛发动,哪还有革命不能胜利的道理?同志们!人民广大群众奋起之时,就是我们革命的胜利之日。”

中旬,红四师在彭湃、叶镛、徐向前、袁裕、唐维等率领下开赴陆丰县,镇压严重危害陆丰苏维埃政权的地主武装“白旗会”。红四师一部配合农民赤卫队进攻大安寨;一部由叶镛、唐维率领配合农民赤卫队围攻盘踞在博美的“白旗会”匪徒攻下博美后,残敌向惠来县百岭村逃窜,唐维率部追击敌人。

百岭村是“白旗会”一匪首肖觉的老巢,又是“白旗会”由陆丰通往惠来的坚固据点。四周有高墙,墙上有枪眼,墙角有炮楼,易守难攻。

为了摧毁“白旗会”,活捉肖觉,打通通往惠来的要道,唐维亲自率领红四师第十团,在农民赤卫队的配合下,于1月16日攻打百岭村。敌人居高临下向外放枪,使进攻的红军和农民赤卫队受到严重伤亡。红四师没有重武器,攻了一天,未克。唐维便指挥战士们向敌人发动政治攻势,遭到的是一阵阵排枪。看着战友们不断伤亡,唐维心如刀铰。他知道,如果攻不下百岭村,“百旗会”、“长发党”(反动地主武装)就会更加猖狂,苏维埃政权就会受到更大的危害。于是他决定亲自到前沿观察敌情,以便就近指挥战斗。他不听战友们的劝阻,不顾个人安危,飞速地靠近敌人。由于靠近敌人地带是一片收割了的稻田,毫无隐蔽之处,敌人便向他放起枪来。耳旁响起“噗哧噗哧”的子弹飞鸣声,唐维毫不畏惧。他仔细观察着敌人的火力部署情况,思考着攻击敌人的办法。正当他挥手指挥部队向敌靠近时,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他的要害部位。

“为唐维同志报仇!”战友们发出愤怒的吼声,再次向敌人发起猛攻,激战一昼夜,红军终于胜利地攻下了“白旗会”固守的最后一个据点。

唐维牺牲时,年仅25岁。

从1919年五四运动后,唐维的大声疾呼,到1925年他加入中国***;从1926年3月18日北京反帝大游行时的临危不惧,到他参加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讨蒋运动、广州起义、直至血洒“白岭村”,在同志们的眼里,唐维是一位难得的好同志。他体质健壮,精力旺盛,注意整洁,不好烟酒,生活简朴清廉;对人和蔼可亲,关心同志,尊重领导;他在工作中思想深邃、细密、头脑冷静、刚毅果断,注重实际,能言善辩,不说空话,善于贯彻,坚决执行组织的决议。因此,他深受领导信任和群众爱戴。

全国解放后,叶剑英、徐向前元帅先后用亲笔书写和亲口述说的形式提供材料,证明了唐维参加革命及牺牲的情况。

1951年5月2日,川东行政公署批准唐维为革命烈士。

关于“我想知道关于1935年12月9日发生的事情”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董哲玮]投稿,不代表茂柏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xideworid.com.cn/maobai/4563.html

(18)
董哲玮的头像董哲玮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董哲玮的头像
    董哲玮 2025年10月07日

    我是茂柏号的签约作者“董哲玮”

  • 董哲玮
    董哲玮 2025年10月0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我想知道关于1935年12月9日发生的事情”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我想知道关于1935年12月9日发生的事情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

  • 董哲玮
    用户100709 2025年10月07日

    文章不错《我想知道关于1935年12月9日发生的事情》内容很有帮助